
Afternoon Tea
English
英國下午茶
跨越3個世紀的傳奇故事
舉世聞名的英式下午茶是最典型的英國習俗,然而喝茶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的中國, 那麼, 發源於中國的喝茶文化是如何傳入歐洲, 甚至在英國蔚為流行, 被英國人發揚光大成今日的英式下午茶並且風靡了全世界呢?

四百多年歐洲飲茶文化是如何開始的?
1610 年,荷蘭商人將第一批茶葉從中國運往歐洲。儘管當時貨船往返中國需要四年時間,但喝茶的風潮還是在 17 世紀後期席捲歐洲。「茶」比「石油」更早被稱為“黑金”, 自 17 世紀以來一直是大英帝國的社交場合不可或缺的要角。它填滿了大英帝國的國庫——東印度茶葉公司的金庫,引發了戰爭,安撫了神經,幫助了幾個世代的人度過了壓力。時至今日, 茶在大多數中東國家,遠遠超過咖啡的受歡迎程度。英國茶商發明了“紅茶”(全發酵)的加工方法,並在英國和其他國家銷售茶葉。每年交易數百萬“茶箱”的茶葉交易所在倫敦,而咖啡交易所在紐約。

英國人喝茶的起源
下午茶是最舉世聞名的英國習俗,講到英式下午茶就不能不探究「茶」是如何傳進英國並在英式下午茶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英國飲茶文化開始於 1662 年左右,當時查理二世與來自葡萄牙布拉干薩王朝(Bragança dynasty)的凱瑟琳公主結婚,當時葡萄牙的貴族已經很流行喝茶。 據說,凱瑟琳向英國介紹了坐下來喝下午茶的樂趣,並且把它變成了一種流行的消遣。所以其實是英國人把「喝下午茶」發揚光大推向全歐洲的。
喝「茶」如何在英國蔚為風潮
在倫敦,發生兩件大事揭開了飲茶時代的序幕。 1665 年的瘟疫爆發使得人們渴望健康的生活, 嚮往新鮮空氣及純淨的白開水。1666 年一場倫敦大火使得原本擁擠的城市有了一塊開放的空間。很快,這個空地變成了新時尚的發源地,綠樹成蔭的花園隨著茶飲的的流行,逐漸變成了露天茶館。
後來,商人托馬斯·唐寧(Thomas Twining) 創立了倫敦唐寧(Twinings),並於 1706 年在倫敦斯特蘭德(Strand) 216號開設了有史以來第一家茶館。如果你到倫敦旅遊仍可以看到唐寧的原始標誌。當時咖啡館是倫敦生活的一個流行特色。各個階層的男人聚集在那裡喝酒、八卦和談生意。咖啡館透過特定產品或鼓勵有共同興趣的顧客聚會來培養忠實的顧客。例如,詩人會去某家咖啡館,軍官則去另一家咖啡館。當時流行的飲料是杜松子酒、麥芽酒和咖啡。
在咖啡為王的時代,托馬斯·唐寧 (Thomas Twining) 逆勢分享了他對茶的熱愛。他的熱情將茶飲變成了全國最受歡迎的熱飲。儘管當時稅收很高,而且受到既得利益集團的反對,時尚階層還是蜂擁而至購買茶葉。儘管英國政府極力透過稅收來壓制喝茶,但茶在 18 世紀早期變得越來越流行,尤其是在上層階級中, 當時只有富人才能喝得起茶。1707 年,唐寧火藥綠茶(Gunpowder Green Tea)的售價相當於今天 100 克 160 英鎊(約台幣6200元)的價格。由於當時的習俗不鼓勵“上流社會的女性”進入咖啡館的男性世界。但托馬斯·唐寧 (Thomas Twining) 因只銷售最好的茶而迅速建立了聲譽 - 富有的倫敦女士非常渴望在自家的客廳裡品茗。
隨著 Twining's 的成功,倫敦出現了許多茶館並且吸引了女性光臨。這當中也包括了英國王室, 西元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不僅授予 Twinings 第一個皇家茶葉認證, 甚至任命 Twinings 為王室御用的茶葉供應商。直到現在,唐寧仍有幸為每一位英國君主供應茶葉。到倫敦旅遊時,你可以參觀Twinings位於 216 Strand 旗艦店內的唐寧博物館,領略300年來,英國紅茶的發展史。

英國人愛「茶」找「碴」黑歷史
從西元1689 年到 1964 年, 英國政府對英國和所有殖民地的茶葉徵收了大量稅款;然而這項稅收在某些地方引起極大反彈,例如 1773 年茶葉法令通過, 引發了「波士頓茶葉事件」,英國政府在事件後將戰船駛入港口,並通過一連串加強殖民地控制的法案,導致各殖民地的一致抵抗,最終引爆美國獨立戰爭。
當時中國是唯一的茶葉來源,並堅持以白銀為茶價,1793 年,馬戛爾尼勳爵被派往中國,試圖說服中國人接受英國商品。他失敗了,但英國商人想出了一個更險惡的計劃——將鴉片走私到中國並要求用白銀付款。
1893 年,中國銷毀了 20,000 箱英國鴉片,一年後,海軍部派出艦隊強迫中國開放港口購買他們的“毒品”。當鴉片戰爭在中國肆虐時,英國商人開始在印度北部(大吉嶺)種植茶葉,後來又在非洲和斯里蘭卡(當時稱為錫蘭)種植茶。很快,他們就從印度運來茶,用中國瓷茶杯盛裝,用來自美洲由非洲奴隸種植的糖讓茶變甜,並由當地的阿拉伯中間商供應。

珍貴到實施「茶葉配給制」
之後,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倫敦倉庫遭到轟炸, 茶葉配給制度因應而生,無論是戰亂還是茶葉配給制都無法阻止人們對茶的喜愛。很快茶包被引進,商人試圖利用茶粉(粉末狀茶)獲利。現在, 在英國,只有不講究的消費者才會使用茶包,因為它們實際上是由劣質茶粉製成的。一直到1952 年,英國才結束了茶葉配給制。足見茶葉直到20世紀中期都是英國相當珍貴的物資。
我在英國遊學時, 就曾經在參觀城堡時見識了以前英國有錢人用櫃子把茶鎖起來以免僕人偷竊茶葉,見證了「茶葉」當時是如何「洛陽紙貴」。

英國下午茶的濫觴
Cream Tea
根據韋伯斯特詞典(Webster’s Dictionary),司康起源於 1500 年代初期的蘇格蘭。由小麥、大麥或燕麥粉和平底鍋烤製成,現在大家常用麵粉製成並在烤箱中烘烤。至於“Skone”一詞的由來,有人說它來自荷蘭語“schoonbrot”,意思是美麗的麵包,而一些人則認為它來自命運之石,即蘇格蘭國王加冕的地方。
司康堪稱是英國下午茶文化的始祖, 自 17 世紀英國人開始飲茶後, 英國人以司康搭配草莓醬和clotted cream(凝脂奶油), 加上一壺熱茶, 便誕生了Cream Tea(奶油茶),而Cream Tea則是Afteroon Tea的濫觴, 可說是簡單版的英國下午茶, 先有Cream Tea才有Afternoon Tea。難怪現在世界各國的英式下午茶三層架的中間那層總少不了司康。除了德文郡奶油茶享譽全球,英格蘭西部的許多其他城市多塞特郡(Dorset), 康沃爾郡(Cornwall)及 薩默塞特郡(Somerse)也聲稱擁有最好的奶油茶。有關Cream Tea的詳細介紹, 請點下列連結閱讀全文。


小小一塊蛋糕竟成下午茶起源
西元 1800 年代中期,喝奶油茶的風潮已傳入英國西部,成為訪問當地酒店的度假者必須品嚐的傳統美食。然而令人驚訝的是Afternoon Tea其實是一種較新的傳統。一直到19 世紀中葉”下午茶”的傳統才逐漸形成。 1840 年, 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的侍臣安娜,貝德福德公爵夫人(Duchess of Bedford) (1788 – 1861 年), 她在下午四點左右就覺得飢餓, 由於距離八點鐘的晚餐時間還有一段時間, 她習慣吩咐廚師做「夾著奶油的麵包和蛋糕」來搭配茶一起享用,而且邀請朋友一起享用。後來, 安娜公爵夫人用這道點心招待維多利亞女王,據說女王吃了這「夾著奶油的麵包和蛋糕」後很高興地和安娜公爵夫人一起創造英國的「下午茶」文化, 這款甜點因而得名Victoria Sponge。
維多利亞女王制定禮儀
從此以後, 維多利亞女王與貴族友人一起喝「下午茶」並定下英國下午茶的禮儀包含如何泡茶, 餐桌、餐具的擺設, 點心的形式, 使得下午茶成為英國的生活文化。在 19 世紀中期,Afternoon Tea很快在英格蘭的許多休閒場合流行開來,當時的下午茶包含司康、蛋糕、果醬和奶油。在 1880 年代,下午茶通常在四點到五點之間在客廳裡供應, 上流社會和社會女性會換上長袍、戴手套和帽子喝下午茶, 此時「Afternoon Tea」 儼然是英國人附庸風雅的象徵, 一種時尚的社交活動。

English Afternoon Tea
源自公爵夫人「以茶會友」的精神


公爵夫人安娜在返回倫敦後延續了這一習俗,很快“在家喝茶”迅速傳遍了整個英格蘭。公爵夫人很正式的發邀請函請親戚和朋友一起喝茶,聊天,吃蛋糕, 有時甚至會有娛樂活動。收到“邀請函”的客人通常都應該出席,如果不能出席還得回覆表示遺憾。每天都至少會有一個人在家裡舉行tea party,隨著女性友人經常見面一起喝茶,社交網絡就很快建立起來。飲茶風俗逐漸從家庭普及到社會。喝茶派對tea parties成為常態,茶館和茶園很快就變得隨處可見。
在愛德華時期,隨著旅行的盛行,在家喝茶“家庭飲茶派對”的風潮逐漸勢微。隨著英國在19世紀末的強盛,下午茶文化從英國本土帶入歐洲和它當